2025年3月10-13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汪秀艳,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执行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国际黑土研究院主席韩贵清,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高菲,副秘书长丁旺、蔡明,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纪宝明一行赴云南省昆明市、会泽县等地,就第八届(2025)草业大会筹备及西南地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南方草畜一体化模式创新、饲草种业体系建设及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旨在推动西南地区草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林尊诚、副站长赵梦莹、饲草科科长邓菊芬陪同调研。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王继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主任科员刘晨等有关成员参与座谈交流。
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一行与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有关同志座谈交流
调研组一行首先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云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就第八届(2025)草业大会召开事宜开展座谈交流。随后实地走访昆明周边草畜一体化示范基地——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重点考察该中心1.5万亩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作为省级草畜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该中心创新构建了青贮玉米和小黑麦相结合的一年两季制高效饲草生产系统、人工草地与紫花苕子及青贮玉米相结合的草田轮作系统、多年生放牧草地与紫花苕子互补的生产系统、夏秋季节放牧人工草地剩余牧草收制裹包青贮的草地利用模式,集成应用机械化收储技术,实现了“青贮收储10000吨,青干草收储1000吨,草产品产值1000万元”的产业化目标。其划区轮牧管理系统与TMR精准饲喂技术,为规模化草畜养殖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调研组一行考察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
在会泽县中农垦草业示范基地,调研组详细了解“种植示范-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交易”全产业链运营模式。该基地依托中国农垦集团技术优势,建成西南地区首个现代化饲草交易中心,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区域供需精准匹配。创新的“草田轮作+订单种植”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
调研组一行考察会泽县中农垦西南饲草交易中心
考察期间,调研组还深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考察、座谈交流。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展示了该院近年在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科研+企业+农户”模式实现产业化转化,带动综合产值超5亿元。通过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到该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依托干热河谷气候优势建立种质资源库及良种繁育体系,筛选出适应云南不同气候区的优良牧草品种8个,形成“林(果)-草-畜”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推广应用超600公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草养畜增收。该院热带与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饲用植物创新团队针对云南复杂气候条件,创新“核桃+牧草+肉牛”石漠化治理模式,建成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现水土流失减少10%以上,户均年增收2.7万元。通过开发紫花苜蓿高端宠物饲料产品,成功将鲜草加工转化率提升至25%,单亩综合效益突破万元,带动合作企业年营收增长50倍。未来该院将重点围绕耐热苜蓿品种创制、草畜一体化数字平台建设等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西南地区草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调研组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王继华院长等座谈交流
调研组参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孵化中心
作为南方重要的草业科研平台,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近年累计培育国审牧草品种17个,构建“云岭牛”品种选育体系,成果转化覆盖全省80%以上规模养殖场。依托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院在草资源收集与品种选育、饲草高效栽培与草地可持续利用、非常规饲草资源开发与林草耦合等领域取得突破,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科技支撑。院所合作建立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及草地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形成“一头牛”“一棵草”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多年来,云南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加大多年生牧草种植比重和生态修复力度,从根本上整治水土流失,让废弃荒坡披上绿装。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科技赋能,让金山银山再现云南大地,已发展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产业端,通过规模化种植、数字化加工提升产业效能;科研领域,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种质创新、草畜平衡技术上持续突破;教育层面,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与技术转化赋能产业。数据显示,云南已建成优质人工草地120万亩,年加工草产品超百万吨,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依托丰富的2000余份乡土草种资源,全省构建起覆盖热区、温带的多元化饲草供给体系。“云农1号”非洲狗尾草等本土品种的成功选育,标志着云南在特色草种培育领域达到先进水平。
调研组建议,云南省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深化草业科技合作,着力提升生态修复治理能力,探索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的核心模式,打造西南地区草种繁育中心和草畜一体化示范区。构建“草-畜-肥”循环产业链,加快推进草畜一体化数字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动草业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为全国草业现代化提供“云南样本”。
本次调研为第八届(2025)草业大会筹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将重点围绕草种业创新、草畜循环模式等议题深化合作,共同谱写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