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种殖介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科普 > 种殖介绍 >

陈谷:如何预判苜蓿的“九种死法”

原发表日期:2016-04-27作者:陈谷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副会长 百绿国际草业(北京)有限公司总顾问

原发表日期:2016-04-27

作者:陈谷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副会长 百绿国际草业(北京)有限公司总顾问

  种植苜蓿的人都普遍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苜蓿种植的第三年产量最高。其实这种观念是建立在苜蓿在冬季没有受到损伤的基础上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种植户头年有产量,第二年减产,第三年绝产,有的则第二年高产,第三年减产,有的能够利用7~8年,有的却由于经济上不划算只种了3年就草草收场,翻了重种。人们总是期望不要着急等到了第三年情况就好了,但现实却经常事与愿违。这都是因为人们还没有了解紫花苜蓿在冬季常常有“九种死法”的原因所致。因此,如何评估苜蓿冬季的损失对您种植的苜蓿地是否保留,是否补播,是否倒茬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如何评估苜蓿冬季损失提出以下方法,以供参考。

一、苜蓿冬季死亡或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首先要指出的是:苜蓿冬季死亡或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不是有没有而是多少的问题!苜蓿种群数量在每一年越冬后的开春季节都会减少,除了冬季伤害之外也同时源于苜蓿自身的“自疏现象”和“自毒现象”。只有早期预估才能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那么如何来评估苜蓿冬季的损失呢?这要确定三个要素:

  第一是要知道本地区典型的或长期的大田高产水平的值。比如在我国新疆石河子地区平均大田水平可以达到1.4吨/亩,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平均大田水平可以达到800-1000公斤/亩,在甘肃河西地区播种当年可以达到700公斤/亩,第二年之后可以稳定在1.2吨/亩的水平,这些数值是作为您衡量生产水平和冬季损失的尺度。

  第二就是株龄,这是指每过一个冬天株龄为一年,不同的株龄每亩的有效植株密度或数量预示着某一品种潜在的产量水平。

  第三就是有效植株数量,很显然数量在一个合理的范畴之内产量最高,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产量。

  关于本地的产量和株龄大家可以轻易获得,这个可以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你所在地区的大田在不同的年份的生产量和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有效植株的数量,用有效植株的数量或叫有效密度用来估计第二年或以后未来几年的产量。

二、什么叫有效密度?

  什么叫有效密度呢?它是指在整个苜蓿的生育期内能为你带来经济产量的存活、健康植株的全部数值。如何确定有效密度呢?这个数据只有在过冬后的第二年春季进行田间检查来获取数据。一般是在4月或者春季开始返青的时候进行。如果这个时机还不能做出结论,那么就再等几个星期重新进行田间检查。虽然这项工作做起来乏味,但这却是一项对于管理层来说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你可以通过此项工作来确定预计你未来的产量。并实施做好营销准备。这项工作是个技术活,难点和重点就是如何确定有效苜蓿植株的数量。

有效植株

无效植株

  有效植株是在整个生长季给你带来牧草产量的植株。如何确定他是否是有效的植株,其技术就是用切刀将根部切开分成2瓣,来检查他的成色、腐烂程度。以便确定它的损伤程度。有效植株的根的颜色是白色的,而非有效植株则有腐烂的由黄色或者褐色到黑色的变化过程的不同颜色。在这些植株中,有些在根冠部贮藏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正常返青。但是这些植株的根或者死亡或者在生长季节内死亡,所有这类的植株就不是有效植株。

三 、如何判断苜蓿的越冬状况和产量预测

  在一般情况下拔开根冠和根部按时如下图示进行判断。

  知道了这些判断有效植株的指数,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指数来确定有效植株的密度。上文已经说过,有效密度是指的单位面积中的有效植株的个数。(即每平方米中的有效植株个数:注意并非枝条数)做这个事情非常容易。那就是做一个30厘米见方的框。随机的向四周抛向远处,然后计算这个框中的植株数量即可。取样个数最少20个。做到平均5~10亩地有一个样方。当然做的越密越精确。然后计算本地区的平均植株个数。如果苜蓿的长势分布不均匀,可以划片进行分类计算。下列表格来给出了我们来如何确定当年产量的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就可以估计我们这一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收成。

表1.株龄和有效密度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指标

  举例说明:如果你种植了1000亩的苜蓿地,是种植后的第二年,当地的苜蓿平均单产为1200公斤/亩干草。上年秋季计算的有效植株密度是7株/样方。第二年的返青之后的数量明显减少为3株/样方。那么从表中可以看出,其潜在的产量只有70%,这就是说,第二年的亩产量要减少30%。即1200公斤干草的30%(360公斤/亩)的产量损失。那么1000亩地的产量损失为360吨的总损失。

  总之,掌握了上述的基本技巧,可以提前预判苜蓿的产量和损失,以便为管理和市场营销做好前置性的准备。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